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湖南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11月4日,全省招投标专项整治大数据分析问题线索交办会议召开,纪检监察机关、公安部门和行政监管部门共领到21类问题一大批案件线索,标志着专项整治新一轮问题线索核查正式启动。

从去年4月起,我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技术,有效破解招投标领域监管难题,全链条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压实监管部门责任,推动行业系统治理,坚决斩断招投标背后的贪腐链条。 

 大数据分析  揭开招投标领域“黑箱子”
    针对招投标市场违法违规主体行为隐蔽、暗箱操作,一般性监督检查难以发现,专项整治中,我省把大数据分析作为揭开“黑箱子”的利器。

   去年,我省首次对工程建设招投标开展大数据分析,采集了2017年至2019年2万多个招投标项目标段,上亿条数据一碰撞,筛选出大量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省专治办对问题线索进行交办后,查实近千条,一批串通投标犯罪问题被揪出。

今年,省审计厅牵头继续对2020年1万多个招投标项目标段进行数据采集。“数据源更多,分析模型更为优化。”省审计厅电子数据审计处副处长谢孔日介绍,此次新增了对农业和环保领域相关项目的分析,以及对在建项目关键岗位人员变更情况的分析,并对投标人抱团现象进行画像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精准度。

 比如,有企业平均每7天中标一次,涉嫌出借资质投标;有企业投标超过40次,但几乎不中标,涉嫌“专业陪标”;还有多家企业抱团投标数十次,但均未中标,涉嫌组团陪标。 

通过这次大数据分析,共发现“陪标专业户”“标王”、抱团围标、评委违规评标、在建项目关键岗位人员违规变更、公职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规参与招投标等21类问题一大批案件线索。 

省专治办在交办问题线索时,要求相关部门聚焦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和相关人员,“陪标专业户”,职业围标串标团伙,失职渎职的行政监管部门人员等重点对象,深挖彻查,毫不手软。

深挖严查全链条打击违法犯罪 

如果说发现问题线索只是揭开了“盖子”,那么,纪检监察机关、公安部门、行政监管部门全方位、立体式的打击态势,则是真正起到了震慑作用。其中,成功侦破了以樊某华等为首的职业团伙串通投标犯罪系列案件(简称8·15系列案),将长期盘踞在我省水利行业的职业围标串标团伙一举肃清。 

2016年以来,樊某华等11个犯罪团伙通过控制多家公司资质,勾结代理公司,收买评标专家,为委托人及自己控制的公司大肆实施水利建设项目围标串标活动,获取巨额非法利益,严重影响了有关地方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8·15系列案带来的启示是,招投标领域问题错综复杂,领导干部插手干预与围标串标等违法犯罪问题相互交织,需要行政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一起发力,在标前、标中、标后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省专治办有关负责人说。 

据办案人员介绍,樊某华团伙所中标项目全部转包,靠不法手段中标后转手谋利,为“金主”提供专业化服务,打造了一条完整的围标、陪标、卖标、买标的“黑色产业链”。 

上述负责人表示,这也是今年为何新增项目关键岗位人员变更情况分析,通过标后的监管,倒逼标前、标中行为的规范,通过招投标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极大压缩领导干部插手干预谋取私利的空间。 

专项整治中,各相关部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今年以来,省纪委监委先后查处了湖南轨道交通控股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武亮,株洲市原副市长顾峰,江永县委原书记周立夫等多名省管领导干部。全省公安系统加大对串通投标犯罪的打击力度,发改、交通、住建、水利等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高压态势下,今年大数据分析发现的同类问题较去年减少,业内人士纷纷反映,围标串标行为得到相当程度的遏制,从业人员有了“怕处”,自我约束的意识更强。

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三不”

 10月15日,8·15系列案“以案促改”现场交办会在省水利厅召开。省纪委监委督促水利系统以案为鉴、举一反三,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全省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提升监管水平,加强对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积极创建“清廉机关”。 

“针对招投标领域问题,严肃查处的同时,要花更大力气堵塞漏洞、完善制度、理顺体制、加强监管,提升治理水平,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目标。”省专治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我省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将存在行贿、串通投标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公司和个人,纳入失信行为“黑名单”公开曝光。目前共通报45家企业、307名个人,并对其依法实施限制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活动等联合惩戒措施,使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同时,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对2018年9月以来相关公职人员不执行登记报告制度,配合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项目的问题线索大起底,严查接受领导干部打招呼,违规为其办事的行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38人,从各环节斩断伸向工程建设项目的“黑手”,压缩领导干部任性用权空间。 

压实监管部门责任,推动住建、发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职能部门修订完善施工及监理招标投标信用评价办法等一批规章制度,出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招投标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等,推广标后履约人脸识别系统,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今年全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远程异地评标285宗,是去年同期的5倍,全流程电子化率达98%。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通过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系统治理,以点带面推进清廉建设,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还招投标市场一片晴朗天空。

 


附件列表: